同日稍晚,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政府也宣布加入禁令,稱現況會對當地農民造成嚴重影響。
徒步在近年裡漸漸蔚為風潮,上路的人多了,在書籍和媒體推波助瀾下,更儼然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留宿科尼爾亞那(Cornellana)修道院那天,同宿的法國老爺爺就對這部電影有諸多意見,從主角的背包掉進河裡、不得不夜宿河畔、到夜夜豪飲爛醉等情節,太過譁眾取寵,太過理想主義,太過理所當然的戲劇化和皆大歡喜。
淒風苦雨中走了一大段路後,停下來吃早餐時在諸多考量下決定今晚走到廉斗(Liento)就喊停,羅雷多(Loredo)雖是個大城,但昨晚太多朝聖者同時湧入卡斯楚烏爾迪亞萊斯鎮(Castro Urdiales),擁擠的庇護所住宿體驗讓大家對於多數朝聖者公認的下一個目標持觀望態度」她總是一再而再聳肩如此說。文:Josie 在骨感的現實裡,沒人有義務分擔自己的重荷 說到底,人類究竟為了什麼而徒步呢?最初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的採集漁獵果腹,再來是探查遷徙以尋得一方肥沃宜居水土,進入安土重遷階段之後又為了生活所需和生計而開始長途跋涉搬有運無,再後來是因為工作和發展而遠渡他鄉,這樣想來,就是一連串以「生」為前提而益發進化深刻的移動。在聖雅各朝聖道上,常聽人提到是因為看了《朝聖之路》(The Way)那部電影而決定上路的,這樣說的通常是亞洲人和美國人,而提到基督教和羅馬天主教信徒眾多的韓國人,如今大家可能會立刻聯想到韓綜《西班牙寄宿》(스페인 하숙)),然而在我二○一六徒步時,則幾乎都是因為金南希二○○六年出版的《獨行的女人(二)》(여자 혼자 떠나는 걷기 여행 2),和她在二○一三年與另外四位韓國朝聖者組團的徒步紀實影片,以及金孝善自二○一○起陸續出版的《聖雅各朝聖道》三部曲。人類是一種很有趣的生物,總是在追逐自以為的燦爛盛大,待得繁花似錦後,又轉頭想要返璞歸真,如此周而復始,永恆輪迴。
與其奮力趕路到最後還要在羅雷多重複一回昨夜的壅塞吵雜,還不如適時放慢速度,找一處安靜的旅宿過夜。或許吧?大多數人上路時未必真的需要什麼理由,但也會遇見懷抱著想得到心靈解脫、改變人生、釐清方向、沉澱自己、甚至是真心想要除罪得到救贖等目的的朝聖者,而有些人的狀況,或許更加戲劇化些。」他認為,智利與中國談判並達成協議「20年來一直堪稱典範」。
文:Maricel Drazer 烏拉圭正悄然向中國靠攏,這個以農產品出口貿易著稱的南美小國,有意通過一份自由貿易協定加強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他認為,某些南錐共同體成員國與第三國談判以及合作的方式不太恰當,「儘管各成員國之間在市場規模、生產結構、參與國際貿易體系方面存在著結構性的不對稱,但是這並非是處理這些問題的正確方式。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FLACSO)的高級研究員拉吉奧(Andrés Raggio)進一步指出,從地緣政治角度而言,「作為小國的烏拉圭必須與所有大國保持對話溝通,因為這是在國際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平衡各方經貿與政治分歧的關鍵。但是烏拉圭遲早必須做出抉擇。
這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南美國家,早在2006年就和中國簽署了自貿協定。」巴特薩奇認為,和中國簽訂自貿協定非但不會破壞南錐共同體,反而會產生積極影響。
「我相信對華自貿協定將把南錐共同體從長期昏睡中喚醒英制大學大多採取匿名、集中評分制度,分數占比較重的報告、作業,如畢業論文等甚至需經過校外評分者共同批改才得以輸入系統成為正式成績。作為中產階級高知識分子,大學教師雖在現況下莫得於日漸商業化的知識產業直接地從經濟層面上獲益,卻也在知識生產結構中扮演極具特權的守門人角色。大多數學生們許是迫同儕壓力表態支持罷工,許是欣喜停課,鮮少在公開場合聞見反對罷工的聲音,直到表定最後一次罷工日結束,眾人紛紛以為紛擾的一學年即將結束時,UCU再度宣布延長罷工,此次參與教師有個非常明確的抗議手段:拒絕評分(marking strike)。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學生們在長期在家學習的環境下紛表缺乏動力,要求各種形式的課綱或課程內容調整,而熟悉線上環境互動及自主延長工作時間以盡可能地維持教學條件接近正常更是雪上加霜。幸而此番游擊式的抗議行動促成了上個學年勞資方達成和解,在暑假短暫的和平過後又因物價上漲造成的基本開銷危機(cost of living crisis)激化下一輪的罷工行動。
但面對罷工議題時,明顯地,學生間的交流出現了形式與意義間斷裂的不斷再製與擴散。猶記得去年此時正愁著大學畢業論文進度時,看著行事曆上密密麻麻地受罷工影響的日期,時不時收到老師們宣布參與罷工的郵件,後期浮上檯面的教職員間關於罷工有效性的爭論,校園間也彌漫著詭譎的氣氛。
本以為缺乏老師指引、啟發及回饋此類報告的進程已是大難,不承想經過一學期的腦力勞動,竟得面臨無法得到成績回饋的窘境。作者拍攝提供 UCU在2022年秋季的海報與罷工訴求 可以想見,在疫情後的第一個學期,教師們便無預警地遭受高達35%的退休金縮減,加之以長期懸而不決的教職兼職化問題、學校年年超收學生及能帶來更多收入的國際學生,卻缺乏支持系統的提供等,都成為次次罷工的導火線。
文:Sharon H. 約在去年十月中,英國大學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即將籌備進一步罷工行動的風聲開始在校園縫隙間的耳語散播,延續從2019年開始長達四年多的抗爭活動。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我在倫敦念研究所的時候,我的老師「罷工」了 英國擬修「罷工法」強制維持罷工期間最低限度服務,工會:不民主、不可行、不合法的提案 巧遇英國史上規模最大高教罷工,我該跨過封鎖線找教授meeting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學生們對教師罷工的兩樣情 根據勞工規章,教師們參與罷工是不需另行向同事、學校管理層通知的,許多多人合授的課程常鬧著同一門課的教師互不清楚彼此立場而致課程安排遭到極度擾亂的笑話。校園內時常可見支持罷工的小冊子、海報。那麼享有社會聲望的大學教師們,為何不惜犧牲學生權益也要無止盡地延長罷工行動呢? 2022秋季的UCU訴求 疫情期間,英國大學教師們頂著不安和壓力,同事們或因不滿勞動條件紛紛離職,或染疫而暫離崗位。從一開始因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文人風骨、正義感等而無條件表達對教師罷工的支持,至春季學期時UCU宣布罷工活動仍繼續,許多同學們一半以上的課程受到影響因而盡顯焦慮、疲態,以及師生間的互不諒解。
這對於大多數在校生這可能只是影響升級確認(progression confirmation)的些微不便罷了,但對於應屆畢業生,無論選擇繼續深造者或求職者都是影響人生進程的一大打擊。學生間同樣不停地耳語著。
傳統師生關係不似單純的雙向契約關係,在人文藝術學科中師徒間的知識、意識形態承繼、教學相長者千絲萬縷,多番的罷工行無異於專斷地以交易行為,定義大學及其教師為傳播及生產知識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以否定學生受教權固化校方及教師等結構中的既得利益者之地位。於應屆申請研究所者,除牛津及劍橋大學有單一固定申請截止日外,英制大學普遍在一年內不同時間點有多個研究所申請截止日,並在此段時間陸續釋出有條件錄取書,待原校最終成績單及畢業證書釋出後再逕行補發無條件錄取通知書。
進入第四年罷工行動的尾聲,已可明顯觀察到教師方也出現對於罷工的分歧聲音。即使申請截止日有適度的彈性,新學期的起始日肯定是固定不可協調的,恐懼著缺乏成績單影響研究所入學的畢業生們的耳語更加嘈雜了。
於求職者,多數企業也要求這兩項證明才能順利辦理入職於求職者,多數企業也要求這兩項證明才能順利辦理入職。從一開始因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文人風骨、正義感等而無條件表達對教師罷工的支持,至春季學期時UCU宣布罷工活動仍繼續,許多同學們一半以上的課程受到影響因而盡顯焦慮、疲態,以及師生間的互不諒解。幸而此番游擊式的抗議行動促成了上個學年勞資方達成和解,在暑假短暫的和平過後又因物價上漲造成的基本開銷危機(cost of living crisis)激化下一輪的罷工行動。
作為中產階級高知識分子,大學教師雖在現況下莫得於日漸商業化的知識產業直接地從經濟層面上獲益,卻也在知識生產結構中扮演極具特權的守門人角色。文:Sharon H. 約在去年十月中,英國大學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即將籌備進一步罷工行動的風聲開始在校園縫隙間的耳語散播,延續從2019年開始長達四年多的抗爭活動。
學生們對教師罷工的兩樣情 根據勞工規章,教師們參與罷工是不需另行向同事、學校管理層通知的,許多多人合授的課程常鬧著同一門課的教師互不清楚彼此立場而致課程安排遭到極度擾亂的笑話。即使申請截止日有適度的彈性,新學期的起始日肯定是固定不可協調的,恐懼著缺乏成績單影響研究所入學的畢業生們的耳語更加嘈雜了。
大多數學生們許是迫同儕壓力表態支持罷工,許是欣喜停課,鮮少在公開場合聞見反對罷工的聲音,直到表定最後一次罷工日結束,眾人紛紛以為紛擾的一學年即將結束時,UCU再度宣布延長罷工,此次參與教師有個非常明確的抗議手段:拒絕評分(marking strike)。進入第四年罷工行動的尾聲,已可明顯觀察到教師方也出現對於罷工的分歧聲音。
學生們在長期在家學習的環境下紛表缺乏動力,要求各種形式的課綱或課程內容調整,而熟悉線上環境互動及自主延長工作時間以盡可能地維持教學條件接近正常更是雪上加霜。學生間同樣不停地耳語著。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我在倫敦念研究所的時候,我的老師「罷工」了 英國擬修「罷工法」強制維持罷工期間最低限度服務,工會:不民主、不可行、不合法的提案 巧遇英國史上規模最大高教罷工,我該跨過封鎖線找教授meeting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猶記得去年此時正愁著大學畢業論文進度時,看著行事曆上密密麻麻地受罷工影響的日期,時不時收到老師們宣布參與罷工的郵件,後期浮上檯面的教職員間關於罷工有效性的爭論,校園間也彌漫著詭譎的氣氛。
英制大學大多採取匿名、集中評分制度,分數占比較重的報告、作業,如畢業論文等甚至需經過校外評分者共同批改才得以輸入系統成為正式成績。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但面對罷工議題時,明顯地,學生間的交流出現了形式與意義間斷裂的不斷再製與擴散。於應屆申請研究所者,除牛津及劍橋大學有單一固定申請截止日外,英制大學普遍在一年內不同時間點有多個研究所申請截止日,並在此段時間陸續釋出有條件錄取書,待原校最終成績單及畢業證書釋出後再逕行補發無條件錄取通知書。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校園內時常可見支持罷工的小冊子、海報。